-
最近的网路世界,堪称灾难。
Kim Kardashian 的品牌 Skims 推出了;Sydney Sweeney 为 American Eagle 拍摄的广告引发关于种族与西方审美标準的争议;Bonnie Blue 的最新纪录片则揭露了以性为看点的文化暗面。此外,Gwyneth Paltrow 以新创公司 Astronomer 执行长造型登场;Donald Trump Jr 上传了一张 AI 生成的双牛仔套装川普恶搞照;白宫还发布了一段以流行乐作背景的遣返影片,标题为:
这一连串现象告诉我们什么?除了让人想对这世界投降之外,这些看似无关的事件——脸部塑型衣、一支失调的广告、OnlyFans 的文化现象——其实全都指向一个令人不安的事实:社群媒体正在把我们往回拉。
曾经,数位世界承诺带来进步、表达自由与言论多元,但如今 Instagram、TikTok、YouTube 等平台却成为助长保守审美与反动政治的温床。它们不仅未能解放我们,反而加速将我们困进过时的性别与美的框架。
社群媒体的审美倒退
最新研究指出,Z 世代预计将有 25 年的生命花在手机上。这些时间主要花在社群平台、讯息与影音串流,与海尼根委託的研究结果一致:成年人每日平均花 5 小时 48 分钟滑手机,换算下来一年就是 88 天。
除了已知的(灾难滑)、比较焦虑与虚构完美生活,这些平台正以更隐性却危险的方式,滋养现实世界中的退步政治与美的标準。
回想早期社群平台曾是身体正向(body positivity)与反窄化审美的乐园,现在却充斥着 90 年代的骨感美学、欧洲中心脸孔,以及整形修饰过的女性形象,却挂着的标籤。
我们看见(clean girl)、(trad wife)与(hyper-feminine baddie)等审美趋势兴起,这些表面上追求简洁与优雅,实际上依赖金钱、白人特权与高度顺从。这样的审美被演算法奖励,因为它们更吸睛、更可预测——我们更应该关注的是:到底是谁在定义这些?
主宰我们的演算法,不是因为它们常见,而是因为它们更能带来点击率。
Sydney Sweeney:被挟持的
Sydney Sweeney 无疑是目前被推上风口浪尖的人物,因为她完美符合这些主流审美。她受到美国右翼的拥抱,虽非出于她本人意愿,但她正是又一位的代表。我猜,这正是 American Eagle 相中她的原因,也正是这支广告失败的根本。
这支广告(若你幸运地错过了)中,镜头刻意聚焦 Sweeney 胸前紧绷的牛仔两件式,配上娇喘声音轨:另一支已下架的影片里,她躺在一台老式野马车上,唸着课本般的旁白:
有些人说这只是老掉牙的文字游戏,有些人则认为这是白人至上主义的暗示讯号。争议声浪太大,不便再添柴火,但可以确定的是——我们正全面倒退到成为主流的年代。Skims 面部塑型衣与夜间自我优化
另一件引爆网路舆论的事件,是 Kim Kardashian 推出的。根据官方新闻稿,这款产品是。网友的反应不留情面:身体正向教练 Alex Light 将这款面罩比喻为手术后压力衣,甚至联想到中世纪用来羞辱多话女性的刑具(Scold’s bridle)。
Kardashian 一家不是会胡乱行事的人物——她们的行销手法已被列入商学课程教材。因此,很难相信这场推出不是经过精密计算。
View this post on Instagram
这款面罩声称可在睡眠中,但 Harley Street Skin Clinic 医师 Dr. Nikita Desai 表示,这类产品最多只能达到短暂的消水肿效果。她推测,这项设计可能受到 TikTok 流行的早晨排毒迷因影响。Alex Light 也指出,这种产品只是更大一场文化变迁的一环:正常化减肥针、推广 AI 模板化女性形象的审美系统。
美的倒退与政治倒退同步进行
审美标準倒退的同时,政治也没好到哪去。
所谓风潮正透过 Hannah Neeleman(Ballerina Farm)与 Estee Williams等社群红人扩散开来。她们拥有大量追蹤者,鼓吹女性回归家庭、顺从男性、有时甚至散播反女权价值。
她们透过柔和的视觉语言与家庭美满的形象包装,使得重回父权社会的观念不再显得压迫,反而像是一种的自由。
这正是(choice feminism)的模糊地带——只要是女性自己做的选择,就是女性主义吗?不一定。无论是穿戴面罩、沉迷性自由,或拥抱传统性别角色,若这些选择都是为了被看见、为了不被演算法排除,那它们更像是被强迫的服从,而非真正的自主。社群平台,正在把我们拉回过去
的崛起不只是单一趋势,它与一种强烈的怀旧气氛绑在一起。社群媒体正将性别不平等、种族压迫与审美限制,包装成一种的简单时代。年轻人被吸引,不是因为认同这些历史,而是因为那看起来像是一个有秩序、有意义的世界,对抗当代的不安与混乱。
这,才是真正令人忧心的地方。
当然,这不是全部的故事。仍有许多创作者利用同样的平台,倡议多元包容、打破性别限制,对抗对压迫的浪漫化。但要开始辨识这些背后的政治含义,是首要步骤。否则,我们将让社群媒体不仅形塑我们的样貌,更开始主导我们的思想。
在演算法的牵引下,这些曾经承诺未来的平台,如今正变成通往过去的大门。
本文最初发表在《Marie Claire英国版》
延伸阅读:
【美力观点】小胸正在流行,但这次不是为了谁,而是为了拥抱你自己【美力观点】小心!当社群上的美容短影音正席捲青少年世界【美力观点】多毛症,让女性承受巨大的外貌焦虑免责声明:肌肤保养品使用后状况会依个人使用方法及肌肤状况而有所不同,并请配合正确使用方法。
举报