-
在元明时期,内蒙古巴彦淖尔至包头、呼和浩特一线的黄河以北的河套地区,是中国北方的一个重要地区,其历史情况如下:
1. "元朝时期": - 元朝(1271年-1368年)时期,河套地区属于元朝的统治范围。 - 元朝时期,河套地区是蒙古族游牧生活的重要区域,也是元朝与周边国家进行贸易往来的重要通道。 - 河套地区在元朝时期逐渐形成了以农业和畜牧业为主的经济体系。
2. "明朝时期": - 明朝(1368年-1644年)时期,河套地区继续属于明朝的统治范围。 - 明朝时期,河套地区成为明朝与蒙古各部进行政治、经济、文化交流的重要地区。 - 河套地区在明朝时期进一步发展了农业和畜牧业,同时,由于明朝实行边防政策,该地区也成为了军事防御的重要地带。
在元明时期,河套地区的历史特点可以概括为以下几点:
- "游牧与农业并存":河套地区既有蒙古族的游牧生活,也有汉族的农业生产。 - "交通要道":河套地区是连接中原与北方边疆的重要通道,对于政治、经济、文化交流具有重要意义。 - "军事防御":由于地处边疆,河套地区在元明时期也承担了重要的军事防御举报 -
这一片风水很好,也可算是漠南蒙古地区最适合农耕的土地了,可惜,自秦汉唐以降,中央政权一直对此地控制力不强,一直都在游牧民族政权手中,所以没有怎么发展过。在史书上的记载也是寥寥。
元朝有限度的开发过,呼市的土默特部,巴盟的乌拉特部蒙古人游牧于这一带,都不算很强盛的部落。明朝时候这一片就不属于明政府,被北元控制。英宗年间,呼和浩特有阿拉坦汗,也叫俺答汗,臣服明朝,建立归化城,互开通商,半农半牧,引进了不少汉人来呼和浩特开荒种地,从事生产,呼和浩特才发展了起来。
清朝时候这一片地区实际归于中央政府,开始了汉化和发展。
民国十七八年,甘肃回乱,我爷爷从甘肃来的内蒙古巴盟,那时候临河是个小镇,冯玉祥的河套公署在磴口,都没有多少人黄河边荒滩烧开引个渠淌水排水就是自己的地了。
都是我一个本地土著所见所闻,有些东西没具体查书,还请高人多多指教。
举报